绝密★考试结束前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考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考试试题
课程代码:00149
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考试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卷纸上。
2.答卷前,考生务势必我们的考试课程名字、名字、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卷纸规定的地方上。
选择题部分
需要注意的地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卷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可以答在考试试题卷上。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需要的,请将它选出。
1.在国际贸易统计中,下列是初级商品的是
A.机械设施B. 运输设施
C. 燃料以外的非食用材料D.杂项制品
2. 一些国家在国境内设立自由贸易区、保税区等经济特区,这会使
A. 关境和国境一致B.关境大于国境
C. 关境小于国境 D. 没办法判断
3. 下列可能使用拍卖方法进行买卖的产品是
A.谷物 B. 原油
C.橡胶D.茶叶
4. 下列关于垄断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垄断价格又称转移价格 B. 推行垄断价格的目的是稳定产品价格
C.垄断价格是世界自由市场价格D.垄断价格的推行是有条件的
5.下列关于对外贸易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政策的主体通常来讲是指各国政府
B.关税和非关税手段是政策目的
C.有两种基本的贸易政策种类,即保护贸易政策和超保护贸易政策
D. 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广泛借助各种手段限制进口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考试试题第1页
6.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觉得
A.财富即金银
B.不同国家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是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
C. 交换不可以产生新的财富,农业才是一国财富的基础
D.不同国家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是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
7.以进口产品的数目、重量、容量、长度和面积等计量单位为标准计征的关税是
A.从价税B.复合税
C.从量税D. 选择税
8.按迪尔多夫、斯特恩非关税手段分类法,下列是数目限制及类似的限制手段的是
A.滑动关税B.外汇管制
C. 广告及传媒推广规章D.反补贴税
9. 下列不是最惠国待遇适用的例外的是
A. 进口和出口产品的关税 B.边境贸易
C. 内河航行权给予他国的打折 D.贵重艺术品的出口限制
10.关税同盟成立后,低本钱非成员国进口被高本钱成员方进口取代的现象是
A.贸易扩大B.贸易缩小
C.贸易创造D.贸易转移
11.下列对世界贸易组织贸易自由化原则的理解,错误的是
A. 不是绝对意义的贸易自由化
B.贸易自由化是一个突变的过程
C.允许进步中国家的贸易自由化程度低于发达国家
D. 世界贸易组织不是一个自由贸易机构
12.在《2010通则》中,含义为完税后交货的术语是
A.EXW B.DAT
C.DAP D.DDP
13.下列贸易术语中,卖方承担的风险、责任及成本都是最小的是
A.DAT B.DAP
C.DDP D.EXW
14.进口产品价格的构成不包含
A.产品本钱B. 实质收益
C. 进口成本D.进口杂费
15.卖方根据买方的需要,在其供应的产品或包装上标明买方指定的商标或牌号,这种
做法称为
A.定牌生产B.委托生产
C.指定生产 D. 代理生产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考试试题第2页
16.假如合同中使用信用证支付方法,在买卖数目前加上约字,依据国际惯例,允
许数目的增减幅度低于
A.5% B.10%
C.12% D.15%
17. 下列运输方法中,具备运输速度快,不受地面条件影响,安全准确等明显优点的是
A.海洋运输B.铁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 公路运输
18. 下列关于速遣费和滞期费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速遣费是对承租人的奖励
B.滞期费是对承租人的惩罚
C.滞期费率一般为速遣费率的一半
D.滞期费和速遣费一般是航次租船合同中的条约
19.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规定的基本险别中,保险责任范围最大的是
A.平安险B.水渍险
C. 所有险D.罢工险
20.一批货物出口CIF价为1200USD,现顾客需要按CIF价加20%投保所有险,保险
费率为1%,顾客应缴纳的保费是
A.12USDB.12.15USD
C.14.4USDD.14.57USD
21.汇付方法中,收款飞速准时,程序安全靠谱,但汇款人承担的成本本钱较高的是
A.电汇B. 票汇
C.信汇 D. 逆汇
22. 下列关于托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托收结算有银行参与,打造在银行信用的基础上
B. 托收结算时进口方面临的风险更大
C.承兑交单方法只适用于即期汇票的托收
D.光票托收是指不附有商业单据的金融单据的托收
23. 具备双重付款保证的信用证是
A.循环信用证B. 对开信用证
C.保兑信用证 D.不可出售信用证
24. 既是合同中的一项条约,也是一项法律的免责原则的是
A.不可抗力B.产品检验
C. 仲裁 D.异议与索赔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考试试题第3页